近日,清華大學一教學樓取名為“真維斯”,在網絡上引起了軒然大波。真維斯不是一服裝品牌嗎?清華大學的教學樓怎么也叫“真維斯”?
23日中午,清華大學第四教學樓外墻掛上“真維斯樓”的牌匾。幾個字的右下方,還懸掛有另一牌匾,專用來介紹“真維斯”這一服裝品牌。教學樓以企業品牌冠名,引發清華大學學生和網友的爭議。有人認為學校過分的商業化,不應該用企業來冠名。而新浪博友@Young_pig認為,企業給學校提供了贊助,冠個名很正常。@新周刊評論說,大學建筑“該不該冠名”貌似不成問題了,“該如何冠名”才是新問題……
清華大學“真維斯樓”
我國命名起名學研究源遠流長,都認為人的姓名決定了人一生的命運。同樣,給建筑物命名也早已不是什么新鮮事,自古便有XX閣、XX樓、XX館……《紅樓夢》中,林黛玉住的是瀟湘館,賈寶玉住的是怡紅院,薛寶釵住的是蘅蕪苑……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,房地產市場競爭日趨激烈,樓盤名稱作為房地產的商標、業績的標識,日益被開發商、政府、購房者所重視。為樓盤命名也藏著很大的學問。
第一印象很重要
每一個房地產開發項目,都有自己的案名(樓盤的推廣名稱),策劃案名應該說是房地產營銷策劃的第一步。給樓盤起一個能夠一炮打響的名字,是每個開發商都要挖空心思來做的事情。樓盤名稱可能會體現檔次、突出環境特色、體現異域風情、暗含文化等等,給購房者一種心理暗示。樓盤擁有什么樣的名稱就給購房者帶來什么樣的第一印象。
目前,結合了開發商名稱的樓盤最為常見。用開發商的名稱命名,在品牌效應方面有延續性,項目和項目間也互相呼應,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實現品牌的鏈動作用。在合肥,如萬科的“萬科金色名郡”、“萬科金域華府”,華潤的“華潤幸福里”、“華潤紫云府”、“華潤萬象城”,恒盛的“恒盛豪庭”“恒盛皇家花園”,融僑的“融僑天駿”、“融僑觀邸”都采用了這一類命名的方法。
結合開發商名稱進行命名,既可以為樓盤增加品質,也可以擴大開發商的影響力。開發商在推廣樓盤項目的時候,但凡都會結合開發商的名稱一起推廣。有的開發商便直接采用開發商的名稱為樓盤命名,比如萬達的“包河萬達廣場”、“天鵝湖萬達廣場”,恒大的“恒 大城”、中環的“中環城”、長安的“長安一品”、金星的“金星家園”。
不少樓盤也會取一個洋名,名字與建筑一樣體現異國風情,不少人將這種方法命名的樓盤稱為“舶來品”。比如“盛嘉歐園”、“長安薩爾斯堡”、“納尼亞小鎮”、“皇馬花園”、“圣地亞哥城”,此類名稱對于崇外的購房者具有不小的影響力。
暗含文化的樓盤名稱似乎更深入人心,其共性就是非常個性,似有所指而令人有所思索。此類案名具有較好的品牌個性,屬于小眾化特殊案名。比如“印象西湖”、“水墨蘭庭”、“翰林雅苑”、“書香門第”,再比如“春暖花開”。最近合肥一新樓盤采用了海子的詩詞,為項目命名為“春暖花開”。聽到“春暖花開”,人們便會想起“我有一所房子,面朝大海,春暖花開”,心里頓時倍感溫暖。
樓盤取名勝似給孩子取名
取名其實最關鍵
開發商在打出樓盤的名稱后,就是給購房者一個承諾,購房者會根據項目的名稱來想象、憧憬。開發商既要使樓盤屬性、功能與樓盤名稱相一致,而且要保證名實相符——從名稱中傳遞給購房者的信息要與樓盤的實際相符。
名稱中包含了“邸”、“公館”、“華府”等字的樓盤多為豪宅;“花園”、“家園”、“庭”等多為普通的住宅;“大廈”、“中心”、“廣場”多為商務或商住單幢或雙體高層、超高層建筑,而目前合肥房地產市場上命名為“廣場”的大多為城市綜合體,物業形態多樣。
如果普通住宅卻命名“官邸”,經濟適用房卻命名“豪庭”,這樣便會使本身的目標購房者望而生畏,而高收入階層容易認為是“掛羊頭賣狗肉”,使開發商喪失信譽;別墅本是成功人士社會經濟地位的象征,樓盤命名要高貴顯赫,讓居住者感到榮耀和驕傲,便會命名為“莊園”等,若命名為“花園”就不能滿足成功者被尊重、被社會承認的心理需要。
如鋪塊草坪起名“綠洲”,旁邊一臭水溝叫“臨湖”,開渠堆丘命名“山水” 等,這種名實不符的樓盤不僅在購房者心中造成極大的期望落差,在市場上也就同時喪失了置信度與號召力。
除了樓盤有樓盤的名稱外,目前合肥房地產市場上還有為單獨某一期、某一棟、某一種物業命名的。比如禹洲華僑城一期是“禹洲華僑城”,二期為“禹洲天境”;華邦世貿城將小區住宅樓分別命名為世貿倫敦、世貿巴黎、世貿紐約、世貿米蘭等;又如萬達廣場,豪宅叫“萬達公館”,普通住宅叫“萬達中心名宅”,寫字樓叫“萬達中心”。
隨著市場競爭與房地產開發的規范化,樓盤名稱已從一般的標識符號演變成樓盤整體營銷的一個組成部分。樓盤名稱已然像一朵朵盛開的花,在房地產市場里爭奇斗艷。清華大學是中國高等學府的一朵奇葩,是孕育文化的搖籃,其教學樓冠名為“真維斯”是否顯得過于草率?